“周御史,您又来了。”傅振羽进屋就不客气地打招呼。

        周靖更加不客气,冷然道:“傅姑娘,容我提醒你一句,你还不是李家妇,不必为了李家嫁出去的姑奶奶,如此防备于我。”

        “周御史这话好生奇怪。”周靖都是当御史的人了,嘴皮子傅振羽自认不如,她直接釜底抽薪,站到郭丞身旁后,笑道:“如你所言,别人家的事于我何干?可你三番五次来打扰我未来的院长,叫我如何坐视不理?”

        周靖看了看郭丞,又看了看傅振羽,有些恍惚。

        镇远候嫡次子拜傅姓女子为师,那女子与上一科探花郎,亦有师徒之谊。这样不被宣之于众的消息,周再靖这层次,原本是很慢知道的。为了辅助仓子坚替李家平反,他在有限的范围内,建了一些自己的人脉,知道那傅姓女子出自南湖书院,那个李固这些比年落脚的书院。李固的本事他知晓,自然而然的,将傅振羽的成就,归根于李固。

        而与自己有着半师之谊的郭丞,那是个痴人。一个工部的小吏,看上了堂堂状元郎,想将其纳入麾下,像话么?这个“小小”的愿望自然不能实现,反而是自家岳父,散馆后提前做了工部水清司的主事,成为郭丞的上司。又在离开工部后,把主事的位置,传给了郭丞。

        郭丞这样靠着本身技艺入仕的非科举官吏,没有特殊机遇,是很难加官进爵的。李家出事后,郭丞一直都在水清司主事一职,便是证明。

        因而,郭丞极为感激李家,在郭家二子已各自为政后,他便应李固的要求,来帮李固打理恩师的书院,还让自己的妻子照看李蕴的儿女。

        这便是周靖对郭丞夫妇,落脚南湖书院的认知。可现在,这傅姑娘那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又是何故?

        “你的?”周靖下意识地重复傅振羽的字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