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qishuta.co

        傅振羽手中那份李毅手札,因为买的时机特殊,是原稿。

        从李毅的第一个注解开始,旁边都会有一串小字。比如《大学》之开篇,有关三纲八目,统共二百字上下的内容,首辅大人洋洋洒洒注了千余字。结尾处,却是另一人的笔迹,只写了一句:儒学如此之妙,何不广于天下?

        像个调皮的孩子,专门和大人唱反调。

        而同样的观点,出现在仓子坚的教案上。教案开篇第一句,宣扬儒学并推广,内容为:百家争鸣,千术皆可学。然易学九章之术之难,非人人可学。儒学妙在平易,可传天下。

        这个观点傅振羽自然不认同,但她家大师兄诸多观点,和李阁老手札上那第二人各种观点吻合度极高。区别是,同一个观点,那人诉说观点带着挑事的心态,大师兄抛出的观点,必定会说出自己的作证。此外,二人字迹也大不想同。

        但,傅振羽依旧能把他们合二为一。

        手札是十年前的,便是傅振羽翻出十年前自己的字,也认不出来那是她写的。

        李家于嘉禾九年正月被抄,大师兄是四月出现在宿鸭湖畔;大师兄自来到傅家,便通诗书、懂六艺。比如象棋,傅振羽的象棋技术,是真的不错。在仓子坚的手底下,如同回到了前世那个少年手下一样——这也是当年傅振羽为何会对仓子坚有特殊幻想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李阁老的那个天才孙子,单名一个固字。她家大师兄以子坚为名,有一块九龙佩,背面刻了个李子。按照时下取字方式,李固,字子坚,半点毛病没有。是以,她家大师兄,当为李阁老的那个孙子,那个少年举人,那个应该早在七八年前便死去的天才——

        李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