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仙武道纪 >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关系,导致此地灵气流失相当厉害。某些山岭地段的灵气密度,居然比人口茂密的世俗城市还要可怜。

        因为这个原因,崆峒的很多宗门都脱离了崆峒派,南迁至关中的终南山脉,依附在全真派下面。

        其实认真说来,崆峒的道门宗派本就以全真为主,数千年前是一家。现在因为灵山消逝而回归终南全真,倒也是正理,毕竟对于道教宗门来说,道门宗义远重于武道派别。

        此外,崆峒位于安定郡这等大西北之地,附近定居人口太少。

        而在它南面又是关中大地,久负盛名的仙武大宗门太多,如终南全真、长安的后黎学宫等等。平凉当地的少年俊彦外流严重,因而慢慢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正好与衡山派相反,衡山派如今发展势头正猛,道门三十六小洞天有四处在衡山山脉,灵气极为浓郁。外加上荆州地区人口密集,商贸发达,使得衡山近年来吸收了很多杰出弟子。

        它现在跟没落的崆峒掰一掰腕子,争一下八大显世道门的位置也情有可原,毕竟这八大显世道门并非固定不动,每隔上百年都会有上有下。

        就像数千年前,坐拥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的王屋派,第七洞天的罗浮派都能从八大掉落,一个小小的崆峒又算得了什么呢!

        白崖第七战遇上的这位崆峒弟子,使得一对判官笔,武道招数有些奇特,主要以点穴封穴功夫为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