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老师总是语重心长的教育他:“你啊,就是人生阅历太少,生来不识人间疾苦,缺了点生活上的感悟,画的西画还勉强能算有灵气,可这水墨丹青啊,总是缺了点意思。”

        虽然也跟着老师跑遍了大江南北,一路体验生活一路绘画写生,但他的进步还是非常有限——主要是家里的人生怕他受一点委屈,每次都给预定当地最好的酒店,好东西不间断的送,最夸张的是,有一次跟老师去了高原写生,瞿永嘉有点高原反应不太舒服,当天晚上全家人就坐飞机来看望他了,连忙碌的大哥竟然都到场了……

        被这么溺爱着长大,瞿永嘉竟然没有长歪,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瞿永嘉把这副没画完的画给卷了起来。他画风向来偏向于轻快活泼,这种苍茫厚重的秋景实在画不好,看着自己毫无灵魂的画作也是挺心塞的,不如趴在窗边多欣赏欣赏美景呢。

        就这么一路前行着,本以为要到关城才能看见人烟,没想到会提前看见这么多人。当看到前面乌泱泱的一群流民时,瞿永嘉被震撼到了。

        这会儿正是傍晚,光线有些昏昧,瞿永嘉朝前前后后望了几眼,粗略估计了一下,这批前往塞北的流民足有上万人,人群绵延数里望不到尽头。

        据刘管事科普,塞北苦寒之地由于常年战乱不断,北方各蛮族势力不断壮大,边疆民生凋敝,人口在十年间大幅度减少。一年前,宫中开始陆续下达关于移民实边的敕令,京郊、蜀地、华南、关中等地的三十余万人口将迁徙到塞北一带,以增援边防实力,稳定塞北局势。

        这三十余万流民大军,在一年间开始陆陆续续出发,前往边疆屯垦戍边。去年京郊大旱,计划出发的队伍搁置了数月,这正是最后一批前往塞北的流民。而原主原本也是要跟着这批流民前去塞北的,但刘管事从中活动,周旋了许久,才把原主塞进了自己的商队。

        瞿永嘉看着人群里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不敢想象自己要是真进了这支流民大军会变成什么样?这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原主的不受宠程度,当朝宰相的嫡子竟然被派去边疆屯垦戍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