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上。

        羲翎默然坐在桌案旁,手里握着一卷记载着周元王李龙城生平的史籍,果不其然,沈既明三字如同神隐一般被抹去。关于这位帝王的少年时代记载仅是寥寥数笔,只说为恩人所救,其余概况一笔带过,外人不得而知。据记载,李龙城起义成功时尚未弱冠,挟昊武帝数年,昊武帝病逝后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改国号为周,期间细节一概不提。

        胸腔里跳动的心脏逐渐下沉。

        沈既明作为大昊最后一任君王,却在史书中不留姓名,这样的结局十之8九就是李龙城——也就是寂夜神君本尊一手促成的。

        羲翎只隐约想起些杂乱无章的混乱记忆,如拼凑不到一块的碎石,任凭他如何回想亦想不起更多的线索来。唯有一条,寂夜神君明察秋毫,连一个男人的心意都判断得分文不差,他作为李龙城时确是爱慕着沈既明的。他的神魄缺失了那段记忆,而浓烈的情感挥之不散,他对沈既明无防备的好感,不易察觉的亲近,掩埋心底的占有,皆是二人曾交缠一生的道道刻痕。说来好笑,他曾因沈既明与李龙城关系匪浅而发火,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时,又发觉沈既明对李龙城的心思当真坦荡,即便曾经有情,也是再纯真不过的兄弟情谊,而非爱欲。

        他要如何开口。

        他作为李龙城时的一切,孰是孰非,他与沈既明谁也说不清楚。他本是不信命的人,可他们二人确是生生被推行至最后那一步。

        沈既明曾将往事尽数说与羲翎,平心而论,若是羲翎在沈既明的位置上,他未必做得出比沈既明更好的决定来。而他亦明白沈既明身陷苦痛的原因,在那般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的时代,沈既明作为吃穿不愁的皇子出生,他心知自己的吃穿用度皆是穷苦百姓的血汗。他是皇室中唯一清醒的,而龙椅上坐着的却是与他血脉相连的生身父亲,他愈清醒愈痛苦。否则也不会一面救下李龙城一面斥责李龙城写下尖锐讽刺的逆诗。

        而他李龙城呢。

        二人在皇宫重逢那一战,沈既明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他甘愿以命换命,保得族人性命。李龙城偏不如他愿,他杀尽沈家人,又出于私心逼迫沈既明在他身边活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