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蛮族大祭司这一番话,蛮王眯起双眼,语气三分感慨,七分愤恨的说道:“想我巨蛮族也曾是北域这片大地上的主宰之一,直至大胤天子崛起,率领人族,驱赶了诸族,霸占了北域最富庶的土地,把我族赶到了这莽荒境域,每次想起我族骁勇善战的儿郎,要屈居在这穷山恶水之间,与蛮兽妖禽抢食,真是一肚子火气,恨不得率领骑军,直入大胤王朝腹地,踏碎了那座让人厌恶的邺京城。”

        “不久的将来,大王的想法定会得到实现。”蛮族大祭司语气笃定道。

        蛮王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客气的说道:“大祭司您是蛮族资历最老,见闻最广,学识最渊博的智者,之前您提到了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想必心中已有定见了,乌苏尔察愿意聆听您的教诲。”

        “老夫心中确实是有一些浅薄分析要说与大王听,但如何抉择,还在于大王自己。”蛮族大祭司扯动嘴角笑了笑。

        “大祭司请说。”蛮王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蛮族大祭司显然早已打好了腹稿,没有半点犹豫道:“大胤王朝建立之时,为了巩固王权,镇压四方异族,第一代天子分封有功之臣七百二十六,这一举措极快的稳定了王朝统治,然而,事随时移,如今仅剩的三百六十镇诸侯拥兵自重,不服王令,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又有几人还忠心于王室?”

        “窥探王位的人倒是不知凡几,不过没人敢做出头鸟,怕为王先驱罢了,如今天生异象,昭示大胤王朝气数已尽,这无疑会刺激诸侯们,以及朝中某些权臣的野心,当今胤王虽非中兴之主,却也算得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时,尚且还不会怎样,他一死,天下必乱。”

        蛮王点了点头,对大祭司之言十分赞同:“早闻民间素有大胤王朝,四九而终的传言,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啊!”

        “自然不是,这是一些有点等不及的人,故意散播的谣言罢了,如今瞧来,极有可能一语中的啊!”

        蛮族大祭司长叹一声,又道:“大胤之乱,以老夫推测,当分内外两种,三百六十镇诸侯只需要一个契机,便会相互攻伐,吞并他国,壮大己身,替自己的王霸之路奠定基石,大胤王朝内部没有封地,但有野心的重臣,家族则会扶持新君,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利益冲突之下,内外必有一场较量,无论是诸侯清君侧,还是天子讨不臣,战争在所难免!”

        沉吟片刻,蛮王语气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大祭司口中的契机,莫非指的是晏春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