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魏王侯 >
        “近荀子怎么了。”徐子先说道“就事论事耳,我知道什么学术?”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徐子先对众人道“我们丈夫行事,要磊落时便磊落,要用诡计就用诡计,当杀人则杀人,当宽仁时,需得宽仁,当得提防时,需得提防,当得信任时,需得与人信任,这帮小子,放到东藩的养济院去,大一些的可以读书,再大时边打杂边读书,洒扫放牧种菜,需得做活计养活自己,妇人若愿回家的,听其回家,若无家可归的,可以到南安,或是东藩,供洒扫,缝补,浆洗,总之也有活计给她们做。”

        这般安排倒是也好,徐子先讲的道理,未必是人人都听的进去,然而这般安排,众人感觉是更加妥当。

        放到地方,只会是地方官府的负担,而且百姓们可未必有南安侯这样的宽仁和大度量,给这些小孩白眼算是客气的,辱骂,殴打,排挤,冷遇,甚至虐待,偷偷杀害,都是不在话下。

        不用高估人们的宽容心理,如果是远在东藩,那些仇恨的人们最多骂几声,若是就放在身边,手头又正好有砖石,杀了这些小孩还不会受到官府的认真盘查,估计是会有很多有血仇在身的人不介意下些黑手,以解心中之恨。

        送到东藩,那边正好需要大量的移民,这些小孩和妇人估计也是有家难回,到东藩过两年妇人随了人,小孩读书上进,将来当伙计,吏员,农民,或是水手,多几百个徐子先一手养大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在岐山这里也是饱受虐待,他们是恨徐子先杀掉了那些欺凌自己母亲,虐待自己的海盗,还是感激把他们救了出来,又养大成人的南安侯?

        答案不言自明。

        刘益若有所思的看看徐子先,感觉南安侯还是有些变化……

        半年多前的徐子先也会收养这些人,但不会讲的这么光明正大,会把利害关系说一说,不象现在,恶心巴拉,讲的是仁义道德的大道理……

        刘益突然噗嗤一笑,心说这样才对,仁德是用来说的,利害是用来做的,南安侯这样很好,这样才对路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