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魏王侯 >
        这也并不奇怪,几天时间过去了,突围禁军大体上要么被杀,要么被俘虏,东胡人只需留下少量骑兵搜索扫荡战场便可以了,余事无需这些贵人大将们过问,他们从宁远城侧奔袭而过,应该是没有找到机会……李恩茂和李健都在宁远,这小城现在最少有五六万人,想要强攻最少

        集结十万主力还未必攻的下来,身后还有锦州城未被攻克,东胡人的损失也并不算小,再想强攻锦州和宁远两城,甚至是叩问榆关也是绝无可能,不光是兵力,士气,体能,还有后勤,东胡一方也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再僵持下去,甚至胃口太大,此前吃下去的战果弄不好得吐出来,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禁军内部也是在盘点,万余残兵,都头以上的军官只有二百四十余人,其余全部是普通的士卒,这二百四十多人中,都头级别又占了七成左右,到营指挥,军都指挥级别的只有三成左右,管军大将和厢都指挥乃至太尉,除了锦州城里的李友德等人,万人军中,只剩下一个岳峙。

        岳峙还是因为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军临时的统帅,身负重责,李国瑞临冲阵前再三嘱托,务必要多带一些将士逃离,否则以岳峙世代将门,国之大将,朝廷重臣的多重身份,绝无可能苟活到现在,不是阵前冲阵而亡,便是早就自尽身亡了。

        从厢都到管军大将,无一留存,随军文官更是纷纷自尽殉国,无一人投降或逃出生天,这亦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数字。

        随军的厢军,民夫,也是多半阵亡了,逃出来的不足百人。

        在统计之时,各厢都,各军,各营,很多营一个人也没有剩下,统计的禁军武官叫了一声又一声,只在海上有空旷的叫声,却是始终无人回应。

        徐子先内心也是感慨万千,不管怎样,虽然在东胡入境,李开明攻克燕京之后,大魏的将门世家和文官世家都有不少选择投降与东胡人合作,但在此时此刻,不管文武,殉国以全臣节的才是主流,大魏中枢尚在,国家尚在,不仅有君臣大义,尚有民族之防,又彼此有血海深仇,如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选择倒向东胡人那一边。

        大将尽陨,连中层武官也是百不存一,到都头级的才剩下二百多人,这可不是万人军中的二百多武官,是二十多万大军的二百多武官,还有几十人是直接跟随岳峙,可想而知,若非是岳峙逃脱出来,二十万大军能跑出来的武官,怕是连二百人也没有。

        “俱是忠烈!”徐子先闻报之后,也是大为感动,拍击船舷道“回去之后,令军政司和枢密院要从征将士名录,每个将士都有资格留下姓名,此后入忠烈祠,世代受到后人的祭奠膜拜,一年四季,香火不绝,家人后代,也理应受到抚恤照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