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半个世纪之后,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又一次进军,每个人都深感自己在参与一项宏大的事业当中,好像此时自己的肩头正在担负着整个世界的史一样。

        而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是在创造史,三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正在兵戎相见,并且决心在克里米亚的荒原当中决一雌雄,胜者将会得到一切荣誉,而败者只能默认灾难的降临,并且在至少一代人的时间里面被束缚住手脚,再也无法在欧洲大陆上施展自己的野心,世界史将会永远铭记上这一刻,他们将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天内决定欧洲和世界在未来一代人的走向。

        此时的吕西安-勒弗莱尔上校,也正骑着战马,带着自己的部队向南前进着。他的部队所属的法军第二师,此时正位于大军的右翼,靠着海岸这边。

        这位年轻的上校,也和自己的部下们一样激动和不安,体内急速分泌的激素,让他注意力比平常更加集中,也更加热血沸腾。他已经从军很多年了,无论是法国国内还是北非的荒漠都已经踏遍了,而他知道,他此生迄今为止所参加过的所有战争,都将不如今天所发生的这场盛大和重要。

        然而他更加知道,对一个军官来说,激情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理智,他身上肩负的不仅是史,还有部下们的生命,他只能慎重行事。

        此时正是盛夏最为炽热的时段,之前的暴风雨虽然折磨人,但是也至少遮挡住了太阳,而如今风雨散去之后,炽烈的阳光开始无所顾忌地炙烤着大地。这几天气温开始急速上升,让他不得不去考虑高温所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

        此时他的部队就在夏天的炎热暑气当中行军着,因此根本无法避免炽热的阳光,中暑像瘟疫一样在部队里面蔓延,好在法军官兵、包括吕西安在内大多数都在北非呆过,承受过北非沙漠的炙热考验,因此大部分人总算挺过来了,并没有影响到军队的行动。

        不过,因为之前在军营当中流行的霍乱等疾病的缘故,部队的减员幅度还是令人触目惊心,吕西安现在几乎有四分之一的兵力无法动用,只能留在卡拉米塔湾的基地里面休养,就算是现在能够跟随他行动起来的官兵,不少人也是面色蜡黄,气力绵软,让人担心他们能够一直跟上大部队的行军,更别提和敌军作战了。

        好在,根据联军所得到的情报,此时的俄国人也同样饱受天气和疾病的折磨,处境绝对不比联军更好,而且,因为俄国人官僚机构的拖沓作风,虽然近期他们一直在往克里米亚增兵,但是后勤供应却十分不畅,以至于新到的部队马上就陷入到了困境当中,缺乏必要的补给品和药品,甚至就连军械都无法补充完整,只能承受着恶劣环境的折磨,无从发挥自己的战斗力。

        这些好消息,让联军有了继续进军和俄国人交战的底气,他们深知,俄国人土地辽阔,潜力巨大,但是办事也一贯拖沓懒散,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趁着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给予他们沉重,取得巨大的胜利,逼迫他们尽快求和否则,回过神来的俄国人就将会发挥出他们庞大的潜力,拖垮他们的敌人们。

        是的,必须尽快南下,夺取塞瓦斯托波尔,至少孤立包围它,切断它和俄国内地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半岛失去立足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俄国人陷入到难以维持的境地,否则这仗就很难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