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武医官道 >
        这是当时双轨制情况下产生的投机倒把行为,由于暴利极高,一些聪明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全国投机倒把成风,大量的计划内民生用品被人套走,放在计划外市场,使得民生用品价格暴涨,对民生影响极其恶劣。本来一块三元粮票能在过年买到一块肉的,可结果,计划内的肉全被套走了,想吃肉就在计划外市场买,用五元乃至十元的高价买一块。

        鉴于投机倒把的巨大危害,国务院下发了文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经过司法程序,最后投机倒把罪横空出世。

        投机倒把罪,在当时具有极其强烈的作用,可以说力王狂澜,积极作用相当大。

        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投机倒把罪成了一颗毒瘤。

        这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浓烈色彩的条款,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成为一项臭名昭著的恶性条款。主要体现在工商执法过程中,是当时工商执法的利器,靠着这一条款,工商简直无所不能,远非现在的工商能比。

        一旦进入市场经济,货物的流通,必然会通过各种环节增值,比如运输、需求度、成本等等,而货物的增值,在计划经济时代,毫无疑问就是投机倒把罪!

        打个比方,把北方的玉米等作物运到南方,溢价售卖,这在现代市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经济行为,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妥妥是投机倒把罪。

        所以,投机倒把罪放在市场经济,简直是一项无所不能的恐怖兜底条款。任何经济行为。几乎都能被归纳成为投机倒把罪。拿着这项畸形的条款。那时的工商,想不牛逼都难,谁不听话,一个“投机倒把罪”能把你从当地首富弄成锒铛入狱,能把你从一个正常的经营者弄成吊销营业执照。

        可笑的是,现在有些笔者,借着“炒作”“物价不均衡”等现象,大肆渲染恢复投机倒把罪。更振振有词的以医药品为例,说药品从出厂的3.58元到病人手里235,说这是取消投机倒把罪的严重后果,说取消投机倒把罪是一场巨大的阴谋。

        可他就不分析一下,投机倒把罪一旦成立,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条款会造成怎样灾难,不说别的,政府本身第一个就犯了投机倒把罪!从农民手里低价回收土地,成百倍价格卖给地产开发商,这不是投机倒把罪什么才是?政府尚且犯罪。何况是其余的经济行为?一旦这个条款恢复,毫无疑问会成为工商公器私用的恐怖利器。不加以限制,一个工商部门就能光明正大,轻而易举摧毁当地整个经济链条,而且,这个过程,绝对轻松,不费吹灰之力。

        因此,现在类似的犯罪被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代替,相比之下,新条款更强调造成的直接危害,若没有恶劣后果,则一般经济行为,很难被它定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