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队的老毛病了。

        巴巴杨的战术里,为了保证球队进攻的突然性和隐蔽性,他特意制定了一套声东击西的进攻战术。

        他们的进攻和反击集中在左路,但是射门去大部分集中在禁区外和进攻三区右侧,而且平均射程达到了25米左右。

        也就说,他们常规的进攻手段是利用左路进攻来吸引对方的防守注意力,然后再把球转移到中路或者是右路,最后在中路或者是右路发起射门。

        如果他们真有一个极其豪华的前场三叉戟或者是顶级的中场,这样的进攻方式当然是无往而不利,但是实际情况是,他们前场球员的能力真的很一般,以后在亚洲赛场上叱咤风云的肖穆罗多夫毕竟还年轻,潜能未能彻底挖掘出来。

        最终,这样自作聪明的进攻战术,带来的就是场均0.5个进球,射正率也仅28%,威胁程度一般。

        特别是当乌兹别克斯坦队场边的球员把韩国和伊朗的比赛还是0:0的比分传到场上后,他们踢得更加急躁了。

        下半场第八十一分钟,乌兹别克斯坦队把从左路攻上来的足球分到了中路,杰帕罗夫努力的又调度到右路,舒库罗夫接到球后,在秦明浩的紧逼下,直接把球吊到中国队的禁区中央,结果海达罗夫才一米八三的身高,在黎明面前完不过看,更别说黎明还有那么恐怖的弹跳力。

        黎明一个空中强有力的头球,把球顶出了禁区,并且在滞空的时候,还瞄到了无人盯防的后腰郝军敏,他早就有所准备的头球准确的找打了后者,后者踢得也非常聪明,不在人多的后场过多的纠缠,把球塞给了吴磊。

        碰到这种反击中一脚触球启动的机会,吴磊岂能放过自己的优势,当他顺势把球趟出去的时候,身高一米九零,前压防守他的中后卫伊斯梅洛夫甚至连转身动作都没有完成,想去拉人的机会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