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电影拍摄的时候,监视器的镜头非常小,清晰度可能只有大荧幕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小,颜色准确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能隐约看到构图和表演,影像不清晰,只能用布遮挡住光线,查看起来相当费劲,这时候导演就必须要去查看摄影机的外挂。

        宋小飞掌镜,旁边是桥哥雇来的摄像助理,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焦点,焦点是胶片电影拍摄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因为它很容易软。

        在通过摄像机外挂发现画面和构图没问题,表演、摄影、光照也都没有问题之后,小樊向董胖子确认了录音没有问题,这才算是完成了一镜的拍摄。

        这是剧组开机之后的第一个镜头,人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剧组尤其盛行,大家都认为剧组第一个镜头顺利,会给接下来的拍摄带来好运。

        宋小飞的表现自然不用赘述,他只是缺少一个上位的机会而已,刚才的镜头就展示了他扎实的基本功,镜头流畅、不刻意。

        但这还不是最让小樊感到惊喜的,最大的惊喜是他铁瓷灯爷——张勇,这个比他大六岁的街坊口吃大哥,年纪轻轻却非常精准的掌控着光量和光比,小樊有一种开局一把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的惊喜感。

        灯光师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摄像还要重要,他们才是一个剧组当中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鸡晚的组,和摄像一样,每一次安装和布置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有宋小飞和张勇这两个名声不显却极具实力的幕后工作人员相助,小樊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都轻松了不少。

        之前说过一盒胶片顶多能拍44分钟,所以很快摄像机就需要更换胶片了,宋小飞没有劳烦别人,而是自己亲自上,给小樊好好的秀了一把自己的基本功——换片。

        先拿出暗袋,把拍摄好的熟片放进金属片盒,并用交代封存好,这个过程如果漏一点光,刚才一帮人的工作就全部白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