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穿了法兰克军的真正意图后,伊塞尔便赶忙用信鸽向“布舒边界”周边的据点传令,要求那里的守军即刻赶往“布舒边界”,拦截法兰克军。

        虽然时间紧张,但总算是赶在法兰克军兵临“布舒边界”之前,集结好了3700余名士兵。

        在调兵死守“布舒边界”时,伊塞尔给这些负责守卫“布舒边界”的士兵们下达的命令是——最少要拖住法兰克军4时的时间,等4时过去后,就可以撤离“布舒边界”了。

        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而不是让士兵们死守到底,这就是伊塞尔的高明之处了。

        如果让士兵们死守到底的话,只会让这些士兵们的士气下滑。

        毕竟——面对30万法兰克军的进攻,死守“布舒边界”跟送死没有什么两样。

        士兵们不是傻瓜,让他们执行这种含糊不清的送死任务,只会让他们的士气下滑,搞不好还会临阵叛变。

        只有那些精锐地不能再精锐的士兵,或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让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执行送死任务。

        但是——定下了一个具体的任务目标,那结果就不太一样。

        伊塞尔就给“布舒边界”的守军定下了一个具体的任务目标:拖住法兰克军4时的时间,等4时过去后,就可以撤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