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以来,宋志远团队的人员大多数都是自己招的。还有一部分是跨界来的,经过宋志远培养的。集团的人也都知道,宋志远原本就是做人力资源出身的,能者多劳,他能做就自己做了。人力资源部还落得个清净,虽然前期人力资源觉得这样难免自己被架空之嫌,但是和李总嫌弃自己部门办事不力之怒比,人力资源部还是觉得这样浑水摸鱼比较好。至此,人力资源部也乐得配合宋志远部门招人。

        宋志远不仅招人有一套,培养人更是有一套。当然,也有不少新员工因为宋志远部门的压力大,当逃兵的。虽然外人有这样的怀疑,但是也不好意思提出来。原本宋志远现在的产业园就距离市区闹市区稍远,而宋志远部门需要的人,不管是招商的对象还是员工,大都聚集在闹市区。这样说下来,怎么样都像是到寺庙卖梳子的逻辑。

        比如李忠民提出的模式也是极佳,但是不管多么厉害的模式,总需要人去做。李忠民是老板,他可以只提出一个想法或者战略,而自己是需要执行的人,虽然自己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动动嘴,但是动嘴前自己还是得想好下面人怎么操作的办法,自己还得找到这些志同道合的团队。

        哪怕自己招到了人,也在培养人,但是,留住留不住就不仅仅是自己能控制的了。先不说宋志远产业园所处的位置,这是客观环境。单说那些管理体制,小到每天的打卡,周六周日加班的问题。大到调薪,绩效这些就完全不是自己所能控制。

        有时候那些文化、那些制度,看似都是制定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在遇到新的社会大环境,特别是这样的特殊职业以及产业园这个新生事物,原本的那一套不做改变,还真的不一定能管好。

        宋志远再拿自己的团队和小晨比较,虽然自己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中高层,但是自己始终没有多少真正的聘用、金钱的权限,关键是下面的人也都知道大家都是打工。而小晨那边的团队就不一样了,不管小晨的团队多么小,大家都知道小晨说了就是最终决定了,其他人一般不会犹豫也不会不相信,只要前期管理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特别是小晨现在的团队聚集了各个年龄层,各个专业的人士,可以说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而宋志远所在的团队呢,对于自己来说聚是满天星,散可就真的散了。想着想着,宋志远仿佛丢了魂,自己这些年追求的职场到底是什么呢?

        杨艺馨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脑子里还在想着老大问自己的问题,想想自己怎么才能帮他呢。这时候立刻想到自己的大学同学杨小静,好像她所在的学校就是艺术学院,不知道她们学校是否包括视频等专业,如果包括的话那正好可以拉一帮新人过来实习。

        没有想到想什么来什么,一通电话过去才知道,杨小静不仅管理着视频、编导等专业而且她还是她们系的副主任。杨艺馨刚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同学特别给力,直接就答应了,而且还问:“你们主要是要哪些类型的,农村出身还是城市里的,要拍摄的多点还是后期制作的多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