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结束之后,所有的毕业生都已经开始收拾行李,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城市,终究还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许是没有太多感情的缘故,又或是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学校没什么好感,所以离别的时候我显得格外轻松。

        不只是我,宿舍的几个兄弟都不是那种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人,如同大冰在书里写的那句话,缘聚缘散,随缘惜缘,用来形容那时的我们应该是差不多的。而且我跟林阳租的房子就在这附近,就算是要走,其实也远不到哪去。

        是吧,不过是这个城市的另外一个收容所而已。

        那时的学校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更像是一个收容所,收留着在这个城市流浪的无家可归的人。大哥,林阳,我,小四,我们几个在这里齐聚,然后又在这个地方各奔前程,我们遵循着这里的规则,轻轻地来了又轻轻的走。貌似这个城市值得怀念的,除了宿舍的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太过留恋的东西。

        拍完了毕业照,拿完了毕业证,吃完了散伙饭,几个人眼看着就要说再见。大哥挨个帮我们打包好行李,那些带不走又不舍的扔的东西,统统打包丢到一块,让我跟林阳带到新的收容所去。说好了的有机会就回来取,没机会就丢给自家兄弟。

        整整几麻袋几箱子的行李,装满了我们在这个城市的三年,装满了我们在这里留下的记忆,关于这个地方的一切,关于临近分离时的依依不舍,都一并打包装进了麻袋。除了时间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里,除了身边的他们证明我们曾经在这里相识相遇,其他所有证据都被装进了麻袋打包带走。

        所以后来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毕业照拍下的瞬间只需要一秒不到,定格的时间却是整个三年。或是中学,或是大学,时间在那一刻定格,那张满是微笑或是搞怪的照片上,承载着我们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满满一脑袋的记忆,除了时间,谁也带不走。

        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我们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抹除了所有痕迹,我们知道在不远后的几个月,会有一群新的朋友占据我们这个地方,然后开始他们的友谊,三年之后,又会换成另外一波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大哥两百多斤的体重在这一刻发挥出了作用,扛起来大行李就往下走,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像是一头刚比完赛的公牛,可是这丝毫不影响大哥干活的积极性,一麻袋一麻袋的往下抗东西,那身肥膘折腾了一趟又一趟,不过毫无怨言。

        嗯,大哥就是大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