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回来之前,我就已经跟许振中联系了,两个人一直相约着见一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面拖了大半个月我们才见上,不知道这不是成年人的惯例,还是他的性格特点。不只是这件事,包括后来在一起创业之后,许振中答应过的很多事情,都要拖好久才能完成。当然,还有可能完不成。

        认识许振中是个意外,若不是那年我出去闯荡江湖,恐怕这辈子都不会认识这个大我十岁的大哥,许振中86年生人,整整大我十岁。或许是性格秉性太过直接,大家背地里都叫他娃娃,没什么心机没什么城府的那种,这本来是个不错的代名词,但是从那些30几岁的老男人口里说出来,总觉的有种阴阳怪气的味道。

        不像是称赞,更觉得是一种嘲讽,没个成年人样子和想法的许振中,活成了他们眼里的笑话。那些酒后的谈资,多半是关于他;那些所谓的兄弟,往往在关键时刻拿着刀子往他身上插。

        但是我们两个聊得特别投机,大概是一个喜欢写文章,一个曾学过画画的缘故,所以两个人的骨子里面,都对这个社会怀抱着一些怨恨和不解。且许振中三十几岁依旧没结婚,在我们那边像他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基本上已经步入老光棍的后尘了,但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结婚对象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人才行吖!

        后来我才知道,他口中的这份爱情,许振中从十六岁找到现在,整整十几年的时间,依旧没有结果

        他到开封那天,特意到学校门口接我,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两个人开始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对于这个大我整整十岁的大哥,我愣是没察觉出半点的代沟。那时候我就觉得,可能我到了三十岁左右,性格应该会像他一样的吧?但是命运和家庭方面的话,最好还是要好一点才行。

        老实说许振中并没那么优秀,三十岁的他没能出人头地,也没能成家立业,后备箱里装着铺盖卷,走到哪住到哪,走到哪停到哪。但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哥,我始终心存感激,那些艰难的创业日子,若不是他第一笔资金的强力支援,我们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开封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基于它的夜市和景点,诚然,景点没那么好看,远远不是宣传片里的那种感觉,去了第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留不住人的。夜市也没那么好吃,鼓楼和西司桥的也是贵的要死,一顿饭下来基本上不想再来。但是那没关系,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人流量总是特别的大,能坑的人也不少,这样算来那些深夜在街边摆摊的小市民们应该不少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