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次公司内的争议中,内容生产这四个字其实走向了关注的焦点。

        温晓光并未刻意引导,但忽然大家开始觉得内容很重要。

        产品战略会议中,便开始有这方面的讨论。

        “professionalgeed,内容生产。其实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样的模式也并非微拓首创,早几年土豆优酷都采用过pgc来丰富网站的内容,内容生产尊重原创,鼓励原创曾是他们的基本原则。”

        “不过,这种发于草根的创作模式虽然丰富了内容,但质量参差不齐,取得了一定成功,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是信息分发不够‘自主’,也许有好东西,但用户看不到,只能依赖于一些爆火的内容生产商。”

        比如说罗辑思维。

        2012年底,罗辑思维的在优酷上线,几年内在各平台的播放超过10亿人次,这家小公司估值也到了几十亿的台阶。

        人们只愿意看苹果微软,然而从普通人的视角看,罗辑思维其实是一颗非常成功的创业果实,要知道全世界也只有一个比尔盖茨。

        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是碰运气才会遇上的,大多数都是类似罗辑思维这样的创业。

        小巧、轻盈、几百个人,几十亿的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