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何日请长缨 >
        “那好呀,咱们说定了,我也要投。”

        “没问题,咱们一起吧。”

        唐子风想到过大飞机机床的研发能够得到社会的响应,但他却想不到响应竟然是如此强烈。

        段如飞向他报告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向浦飞申请承接大飞机机床研制任务的企业已经达到了500多家,其中有一定实力的机床企业就有近50家,此外还有一些做零配件或者做材料的企业,也都是手里握着大把核心技术的。

        不在机床或者机械领域里的企业,也盯上了这个机会。它们建立了好几个投资基金,专门为机床研发提供风险投资。这其中,又以黄丽婷牵头的“丽佳”基金规模最大,已经募集到了20多亿元。黄丽婷声称,这只是第一期,后续如果需要,她还能募集到更多的基金,以保证大飞机机床研制任务的顺利进行。

        有了投资基金,便有技术精英前来申请了。高校师生、企业里的工程师、海外留学人员等,都纷纷冒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才智变成实际的生产力,既为社会做贡献,也让自己晋升到“成功人士”的行列。

        面对着这样红红火火的场面,自然就有人要犯酸了。一向以唱衰中国为己任的知名学者齐木登便撰写了一篇雄文,称当前国内企业竞相研制大飞机机床,不过是一次新的跃进而已,和当年的大炼钢铁没什么区别。

        “中国人做事永远都摆脱不了从众的习惯,一旦发现一个机会,便争先恐后、趋之若鹜。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支持自主创新的旗号,建立各种大飞机工业园,搞重复建设,劳民伤财,其实不过是为了满足地方官员的政绩需要。

        “许多加入大飞机机床研制项目的企业,面临的是一场关系生存的豪赌。在这场豪赌中,能够笑到最后的只能是少数企业,大多数企业必然落一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政府和企业投入到大飞机机床研制上的资金已经达到了200亿之巨。这样大的一笔资金,如果用于扶贫或者资助失学儿童,带来的收益将是无法估量的。而现在,这些资金却被虚掷在了一场狂妄的技术竞赛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