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何日请长缨 >
        唐子风拥有穿越者的眼光,知道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期,未来的规模会比现在大出七八倍,对专用机床的需求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完全值得临机投入巨额资金去抢占。现在用于开发多工位汽车专用机床的投入看起来很大,但与未来能够获得的收益相比,却又是不值一提的。

        “没错,我们技术部未来一段时间最核心的工作就是研发汽车专用的多工位机床,小唐给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占有国内汽车装备市场30%以上的份额。”秦仲年带着几分自豪地说道。

        “苏化他们造无人机,情况和造汽车差不多,也是需要多工位机床,只是他们的零部件尺度比汽车零部件要小几个量级,但加工的原理是一样的。”肖文珺有些回过味来了。

        如果临机集团正在开发用于汽车制造的多工位机床,那么捎带着帮苏化开发一套用于无人机制造的多工位机床,倒也不困难。

        无人机使用的材料远比汽车材料的强度更低,金属切削加工的难度更小,设计机床时不需要考虑防震、耐高温等因素,机床的结构刚度要求也更低,所以是更容易设计的。

        这样算下来,大河公司支付2000万元的研发经费,临机集团方面还真没吃什么亏。

        “文珺,你有所不知。”秦仲年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我们答应给大河公司设计无人机专用机床,不但没有吃亏,反而还占了他们挺大的便宜呢。

        “这个小苏,虽然不懂机械加工,但很有数学头脑。他认真分析了他们现在的生产模式,提出了把一些加工环节合并起来处理的思路,这些思路对于我们设计汽车机床也有极大的启发。如果不是小唐不让我们说出来,我几乎都想向小苏表示感谢了。”

        “有这样的事情?”肖文珺也有些惊讶,她想了一小会,然后点点头说,“我明白了,秦叔叔,咱们都是搞机械设计的,思维方式已经有些固化了。苏化是个搞软件的,他应当是用软件工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机加工过程,分析的角度肯定是和我们不一样的,这样说不定就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了。”

        “没错没错,我也是这个意思。”秦仲年说,“他提出的模块化、接口、耦合这些概念,我们乍听起来觉得有些绕,后来想明白了,发现都是很好的概念,能够解决困扰我们的很多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