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何日请长缨 >
        周衡插进话来,说道:“小唐说的情况,也是事实。军工方面,一直是拿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当后备,能够买到进口机床的时候,就尽量用进口机床。买不到进口机床了,才想到要用国产机床。

        “这样搞的结果,就是国内机床企业缺乏积极性,有时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一种机床开发出来了,军工方面说达不到国外同类机床的性能,就不要了。这种事情,我在二局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很多回了。”

        “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许昭坚说,“部队对于装备的要求很高,军工企业要提高装备性能和质量,当然是尽可能用最好的机床。买不到进口的,不得不用国内生产的,他们也没办法。如果明明能够买到国外更好的机床,他们的心理肯定是偏向国外的,理由也是很正当的。”

        周衡说:“这就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啊。如果美国再发一个考克斯报告,我看这些军工企业怎么办?”

        许昭坚说:“科工委的同志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和下面的企业交流过。下面企业的担忧,就是国内的机床企业能不能靠得住。他们担心对国内机床企业寄希望太大,最后落个两头空。”

        “其实问题不大。”周衡说,“这些年,咱们的机床企业技术进步很快,材料、工艺、装备,加上设计能力,都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国家能够加大投入,持续地投入,咱们的机床企业完全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任务。”

        “前提是,国家需要持续地投入。”唐子风接着周衡的话头说,“这个投入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投入,还包括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视。说句大话,像我们临机集团这种企业,现在还真不差那么几千万的专项资金,我们需要的是干出来的成果能够得到国家的承认,在国家的心理天平上,能够有点份量。”

        许昭坚点点头,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过去提机床是国之基础,现在和未来也同样要这样提。上次你们打击那个锦盛集团,也有同志质疑,说采用这样的手段去解决市场竞争问题,是不是过头了。我当时就表示,有些领域是不能放松的,在这些领域里,无论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许老圣明!”唐子风赶紧拍了一记马屁。

        许昭坚横了他一眼,倒也没计较,而是继续说道:“这件事,我觉得你们军民双方还是应当坐下来再好好谈谈,商量一个合适的机制。对了,必须是一个长效机制,五十年不变,不能朝令夕改。”

        “长效机制这个提法好!”周衡赞道,“机床的研发,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如果搞那种大会战式的研发,轰轰烈烈搞上一两年,然后就偃旗息鼓,就算当时能够搞出几个型号,也会缺乏后劲。没有持续的研发,我们和国外的距离就会越拉越远,有朝一日会连人家在干什么我们都看不懂。”

        “关于这一点,你们要加强宣传,尤其是要让咱们的领导干部明白。”许昭坚指着唐子风吩咐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