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何日请长缨 >
        临一机建厂的时候,是在50年代初,当时这片地方属于临河市的郊区,据说是一些河滩地和乱坟岗,临一机的干部职工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彻底平整出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临河市的规模扩大了10倍不止,临一机也就被城市给包围了,围墙之外都是居民区,很是繁华。

        这些年,随着临河市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临河市政府对于临一机在闹市区中占了这么大一片土地,越来越感到不满,也曾和临一机原来的领导班子进行过商议,希望临一机能够从现址迁出去,由市政府在远郊另外划一块地予以安置。临河市这些年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城区的土地价格上升很快。临一机所处的位置,一亩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0多万。临一机拥有1350亩土地,价值4个亿,由不得临河市政府不动心。

        临一机原来的班子也明白这一点,提出迁址也可以,但临河市政府必须拿出不少于3亿元的现金来作为补偿,另外还要再奉送一块同样大的地皮用以建设新厂区。市政府认为,当初把这块土地划拨给临一机,临一机方面一分钱都没出,现在张嘴就要3个亿,是完不合理的,出于各种革命友谊等方面的考虑,市政府最多拿出5000万来予以补偿也就罢了。

        双方的开价差异甚大,当然是无法达成协议的。几经扯皮,当市政府答应把补偿款的额度提高到1亿元的时候,临一机的班子就部喝茶去了,换成了周衡等人前来接手。由于新班子刚刚上任,还没来得及与市里沟通这方面的事情,这件事也就先搁置下来了。

        这个情况,樊彩虹曾向周衡汇报过,唐子风也就是那个时候听说的。据樊彩虹分析,市里的底线估计能提高到1亿5000万的样子,再高恐怕就不会答应了。也就是说,周衡手里其实有一把撒手锏,那就是把厂区的土地交给临河市政府,用以换取不少于1亿5000万的补偿款。有了这笔钱,厂子眼前的困难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周衡私下里与唐子风讨论过,商议是否可以考虑采取这个方案。周衡的想法是,这个方案应当是万般无奈的时候才能够使用的。置换土地,理论上能够拿到1亿5000万的补偿,但临一机要重建厂房、宿舍,花费也不少,最起码要投入1个亿,厂子最终剩下的不过是区区5000万而已。

        5000万的资金,能够让厂子度过眼前的困难,但并不能支撑太久。如果厂子自己没有造血功能,光靠卖地求生,迟早还是要破产关门的。机械部派周衡和唐子风下来,可不是让他们来卖地的。

        不卖地,或者暂时不卖地,但我们可以把地租出去啊,确切地说,是把楼租出去啊。劳动服务公司把一个菜市场租出去,就能够有一年30多万的租金收入。如果把厂里那些奢华的办公楼租出去,又能赚回多少呢?

        没错,明天就去向周衡献这个计。紧要关头,厂子需要开源节流,任何一个能赚钱的机会都不能放过。

        唐子风兴冲冲地想着,脚步也变得更加轻松起来。他欣赏着两边的街景,不觉来到了临河市的人民广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