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暖,越来越多的消息从前线传回了京城,满城学子、城百姓都在激烈的谈论此事,《大彧月报》更是用大篇幅的版面大肆报道,用词激昂,极具挑动人心。

        《长安轶闻》上则增添了许多褒奖之事,某人某日在街上掉了一个钱袋子,本以为找不回了,却没想到几天后有人找上门,将他丢失的钱袋送了回来;某某坊某条街巷上的某户人家,兄长在几年前病亡,嫂嫂扔下五岁小儿改嫁,他们就把侄儿接到自己家中,悉心教养、视如己出,三年前,当年的五岁小儿高中进士,为婶娘请封诰敕……

        所有的报道似乎都在说长安城是一个路不拾遗、安居乐业的太平之地、繁华都城,街上的车水马龙,路旁的商铺林立,白天的联袂成荫,夜晚的灯火如昼,只是看着听着,就让人觉得这简直是人间仙境,让人心向往之。

        这些报纸大部分都被仔细包裹,暂时封印,只等战事结束就要送去西北。

        此时送去的,是朝廷对边城的支持,无数的粮草兵马,对士兵的抚恤,对受战争牵连的百姓的安抚慰问,以及对西夷贼子的抨击,挑起了所有大彧百姓的满腔热血。

        据说,瑞王爷领着四十万大军再次进攻西夷,一路势如破竹,打得西夷大军节节败退;据说,西夷的赫木将军被瑞王一箭射落马下,至今生死未卜;据说,西夷的三王子被大彧生擒了……

        这些都是事实,而同样的,大彧军营里伤兵遍地,许多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伤后的感染,还有人自觉往后人生无望,选择自杀,也都是事实。

        云萝听说此事后,在房里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去找公主娘了。

        “要去西北?”长公主瞬间从软榻上坐直了身,面露惊愕,然后断然拒绝,“不行!”

        然而云萝既已经开口,便是想清楚后做了决定,岂会因为他人的阻拦而改变主意?况且,她也早就准备好了迎接长辈的反对,连劝说的话都想好了。

        “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带上随行的侍卫,不往最危险的地方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