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酱油回家,廉氏在厨房里忙活,曹旭在厢房里整理麦穗。

        阿竹默默走进厢房,见舅舅正在一捆一捆的麦穗之中,挑选那些绿色的出来,已经挑了满满一大筐。

        “舅舅,我和你一起干活吧。”阿竹乖乖说道。

        曹旭回头温和一笑:“不用,这活儿不打紧,不过是把没长熟的麦穗儿挑出来。这些麦粒不禁晒,一晒就瘪了。不如挑出来煮了粥喝,我已经挑的差不多了,你就等着一会儿吃饭就行了。”

        阿竹垂眸瞧了瞧大框里的麦穗,抿了抿唇,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舅舅,我们昨日在涿郡遇到了一个书生,他说外翁是当年幽州城里最好的教书先生,有很多得意门生。”

        忽然提起往事,曹旭有一瞬间的愣神。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你外翁博学多才,在虚谷书院是首席夫子,小有名气的。”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舅舅不做教书先生呢?却要回到乡下来种田。外翁原本身体好好的,为何会突然暴病离世?”阿竹抬起眼帘看向曹旭。

        曹旭心里咯噔一下,用疑惑的眼光看向阿竹,这才发现小姑娘心里有事。“人年岁大了,哪有不生病的?你外翁是染了极重的风寒离世的。我虽然从小读书,却是个无才之人,做不了教书先生,只能回乡下种田。”

        阿竹发现舅舅眸光躲闪,与他平日里说话的神情不太一样。便更加信了万凌云说的话,看来外翁去世是有内情的。“可是我听说外翁去世与母亲有关,他说阿娘原本一直住在书院里,后来突然就消失不见了。舅舅,我想知道爹爹与阿娘究竟是怎么回事?”

        曹旭再次看向外甥女,发现小姑娘眼神颤抖而倔强。或许是因为平日里父亲对她的不喜,或许是因为洪水之中,夏春城只救走了儿子,却没有顾及他们母女。这些点滴日常凑在一起,让小姑娘心里有了难解的疙瘩。

        曹旭叹了口气,沉声说道:“阿竹,你不必多想,你外翁去世与你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说那年你娘突然消失,是因为她嫁给你爹去了南方,自然就不会在书院里出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