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把修路的人按照每组十人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开作业,各自负责修建一段区域的路,省得许多人挤在一堆做事,避免有人浑水摸鱼,出工不出力。

        四合院来的郑大郎、郑二郎没在被分配的人员之列,属于流动帮忙人口,哪里需要哪里去。

        这么一来,各自路段干活的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被其他路段的人比下去。

        同样是修路,要是拉开差距太大,别人已经修好五米,才修了一米,自己都没脸见人不是?

        期间薛家村倒是有不少人过来白溪村理论,说白溪村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明明两个村子都是姻亲,找人修路却不请薛家村的人,反而到镇上去找人,简直没良心。

        薛家村一些老头老太更是仗着自己辈份大,倚老卖老,想逼着王方木把镇上来的人辞退掉,请他们薛家村的人来做工才好。

        二十文一天还管饭,特别是看到白溪村每天中午提供的饭菜竟然有白花花的肉。

        干活的人按人头分,每人每天巴掌大的一块肉,吃得满嘴是油,薛家村的人光是听说就馋了。

        除了肉,外加一大锅用猪骨头煮的杂蔬菜汤,猪骨头便宜啊,每天花了十文钱,用来熬杂蔬菜汤就够干活的人吃,每人能分到一大碗。

        主食是杂粮窝窝头,管饱。

        有些人根本不舍得把肉和菜吃饭,都留着一大半,等着晚上带回去给家里人解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