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秦孤竹君 >
        第三百三十八章帝君可要君临天下?

        华夏自周朝礼乐崩坏之后,春秋战国争论千年的无非两种治国方针。

        以仁德教化治国,还是以法令治国。

        前者为王道,后者为霸道,所以整个春秋战国,都没用出过一位王道之君。

        法令治国是以管仲为始的法治治国理念,最终发展为法家,法家初期因为春秋士人还要脸的情况下,并不被诸国广泛运用,春秋时期还是残存‘礼’的余韵的,但是由于法家对于国家强盛和治理的效果太过显着,以至于在绝对的‘资本’面前,脸面和羞耻就变得不值一提。

        这主要是因为,奉行法家理念的政治家,接连奠定了多个春秋霸主,比如齐桓公用管仲,晋文公用先轸和郭偃,秦穆公用百里奚和由余,楚庄王用孙叔敖,都是法家先驱们获得的成就。

        所以到了战国时期,为了能够在大争之世中活下来,各国君王也不得不冒着各种风险,任用法家变法,不惜造成国家内部的争斗。

        所以法家在诸子百家中,也是人人唾弃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出山,基本上都会带来腥风血雨。

        儒家和墨家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世显学,因为他们的理念虽然不能够及时让国家发生质的飞跃和改变,但是也不会让国家迅速陷入内乱当中。

        但是法家则不同,法家效果显着,但是后果同样惨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