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严格的搜身检查,杨康终于见到了华筝。.

        他之所以亲自前来不仅是为了救下华筝,还要查明华筝的病因,若华筝真是中了情花之毒,说明在其他地方还有情花,而想要让华筝中毒,必须是亲近之人下手,他要抓住此人逼问出幕后主谋。

        在杨康看来,这件事窝阔台的嫌疑最大,一旦有证据表明是窝阔台要置华筝于死地,那么蒙古帝国的两大军事集团将面临着决裂的可能,拖雷的死可以说是窝阔台的阳谋,因为萨满法师说了拖雷是代替窝阔台受过,即便怀疑窝阔台暗中下毒,却不能质疑萨满法师的法术。

        正因为如此,拖雷一系的人马只能强自忍耐,可若是让他们知道窝阔台又对华筝下手,杨康相信很容易挑起蒙古人的怒火,让蒙古陷入内战,从而导致蒙古帝国的崩溃,这才是他来救华筝的主要目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据。

        蒙古公主华筝躺在榻上,面色苍白,身形消瘦,这个场景杨康颇为熟悉,当初宋国皇太后杨桂枝正是如此,不过他没有即刻给华筝服用绝情丹,而是像寻常大夫那样问起了病人的病症。

        杨康装扮的是一位老年大夫,没有戴面具,只是黏上了一脸假胡子。

        他先是问了华筝一些发病时的症状,又装模作样的诊脉,之后才问起在最初得病时公主身上是否有过刺痛,或者被什么刺伤过,华筝回想了一下,想起了在袄祠的修行,袄教有一种修行方式,用痛苦来锻炼自身的意志,消除身体的欲望。

        这种修行在很多宗教内都有流行,比如佛教的苦行僧和基督教的苦修士,这是考验信徒是否虔诚的重要手段。

        华筝记得有位阿匐让她用手去抓一株花上的尖刺,据说这样能够考验她内心是否纯净,正是从那天开始,她从袄祠回来后便感到心头痛楚,华筝起初没有在意,以为真的是一种考验,之后去袄祠的时候同样这么做了,直到痛苦难忍才没有去袄祠。

        这是慢姓中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