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五万将士的死亡,窝阔台只有背水一战了,他不能如此退回蒙古,即便有着灭掉金国的功绩也不足以抵消这五万将士的姓命,那些蒙古宗王定然会拿这件事大肆攻击,他甚至怀疑郭靖是不是拖雷派过来故意陷害他的。.

        蒙古大汗以为死去将士复仇为由下达了屠城的命令,复仇和杀戮激起了蒙古大军疯狂的战意,襄阳城的战事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孟宗政别无他法,只有坚守一途,他知道这是最后的疯狂,只要坚持下去,蒙古人的士气总有跌落的一天。

        孟宗政还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蒙古大军远攻中原,所有物资皆是依靠就地劫掠而来,这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只要把襄阳城周边的粮食全部毁掉,让蒙古人抢无可抢,迟早会离开襄阳,只是如此以来,那些难民也会被活活饿死。

        所谓慈不掌兵,此时整个江北到处都是战场,蒙古大军和金国的残余军队,反抗蒙古人的百姓,大量的难民,杀戮和抢掠把江北之地变成了人间地狱,这场大战让无数城池成为废墟。

        杨康回到了临安皇城,他并没有前往襄阳城鼓舞士气,襄阳城不是野狐岭,他也不是当年那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了,作为皇帝,他有自己的职责,他在临安城比在襄阳城发挥的作用更大,他要保证朝堂上不乱,各种命令得到贯彻执行,这才是对襄阳城的最大支持。

        他从宋国各地调度军士和物资,源源不断的朝着襄阳城运去,每辆运输的车辆上都配备着一桶油和火石,一旦被蒙古大军截下就放火烧车,绝不给蒙古人留下任何东西,杨康以整个宋国之力来对抗蒙古剩下的五万大军,只要比蒙古人坚持的更久就是胜利。

        这一战从春天打到夏天,终于在进入盛夏之时蒙古人退去了。

        久攻不下,蒙古大军的士气耗尽,加之物资短缺,窝阔台只好带着四万疲兵离开襄阳城,返回漠北,孟宗政没有乘胜追击,因为襄阳城中宋军将士同样疲惫不堪,伤亡惨重,统计下来,蒙古死伤六万将士,宋军则死伤十五万以上。

        就这样,宋国不胜而胜,蒙古不败而败。

        窝阔台没有在开封城派兵留守,只在河北几个军事重镇留下了驻军,孟宗政接管了早已被破坏殆尽的开封城,收复了旧都,完成了宋国无数将领都没有完成的事业,消息传到临安,举国欢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