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国和金国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的时刻,两个消息让这场还没有开始的战争规模火速升级,大金国权倾朝野的荣王殿下宣布他将亲自带兵南下灭掉宋国,而宋国皇帝赵昀也宣布为了替先帝报仇他要御驾亲征。

        这是要决一死战的节奏啊!

        蒙古人对此欣喜若狂,他们没想到仅仅是一场刺杀就起到如此奇妙的作用,等到这两个国家两败俱伤之曰便是蒙古一统天下之时,幸福来得如此突然,让这些蒙古勇士有些不敢置信,怪不得中原人喜欢用计谋呢,原来一个好的计谋比千军万马的冲杀还要有效果。

        杨康能够御驾亲征是他辛苦争取来的,想要说服史弥远和皇太后并不容易,他这个皇帝虽然只是傀儡,却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出现在战争前线固然可以鼓舞士气,可一旦落败,特别是死亡或者被俘虏,那便是整个国家的耻辱了。

        然而皇帝陛下不能不去,想要控制住前方的局势坐在皇宫里是没用的,只有亲手抓住兵权才行,为此他不惜表现的更为强势一些,这样或许会引起史弥远的警觉,但为了阻止宋国和金国之间的这场战争,他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宋国宝庆元年冬,宋国皇帝赵昀御驾亲征,丞相史弥远留守临安皇城,翰林院侍读谢奕礼伴驾随行。

        数曰后,皇帝陛下来到了襄阳府,这里正是宋国和金国交锋的最前沿,此时襄阳城的守将叫做孟宗政,孟家的先祖孟安是岳飞的部将,而孟宗政的儿子孟珙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以后宋国和蒙古的战争中,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宋国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被后世称为机动防御大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

        这些历史杨康并不知道,他只是听闻孟宗政颇有将才,来到襄阳城后便召见了这位孟将军,在听取了孟宗政对这次战争的准备和策略之后,皇帝陛下让谢奕礼拿出了襄阳一带的地形图,开始讲解这场战争该如何进行。

        孟将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明白皇帝陛下刚刚登基,需要一场胜利来增加威望,可这样胡乱指挥是要出大事的,死去的都是他手下的士兵,皇帝陛下彻底推翻了他以防御为主,伺机反击的策略,而是把进攻作为了重点。

        纸上谈兵!

        孟宗政不由得想起了历史上的这个典故,先秦时期赵国的赵括正是因为不懂变通,胡乱指挥,导致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坑杀,难道历史要在襄阳城重演么?想到此处,孟宗政心中不忿,擅自打断了皇帝陛下的讲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