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蒙古大军围城已经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传过来,或者说中都城对外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了,中都皇城成了一座孤城。

        自从那恐怖的一夜之后,皇帝陛下终于大权在握了,不过是在羽林军的高压统治下获得的,如今的中都城内人人自危,那些下层官吏被皇帝陛下的残酷手段震慑住了,加上禁军的强势介入,所有反对的声音完全消失。

        大金国以武立国,但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推行汉化,文官一系逐步掌握了大权,儒家学说成为了治国的根本,历朝历代,文官和武官总是争斗不断,不过有一条很明确,那就是军人不得干政,军人干政是祸乱的开端。

        杨康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极端,他用血淋淋的事实提醒了那些醉心于弄权的文官们,你们的姓命在我眼中什么都不是,羽林军作为皇宫的守军参与治国,在儒家看来这是历史的倒退,金国推行了多年的以儒治国在这一刻毁于一旦。

        暴君!

        那些官吏虽然不敢诉诸于口,但他们在心里给皇帝陛下贴上了这个标签,他们在羽林军的监督下继续让皇城正常运转,不过这种高压统治显然无法持久,杨康站在了儒家的对立面。

        皇帝陛下何尝不知道这种恶果,在这个时代名声是很重要的东西,想想宋江不过是个小官吏,但江湖上的好汉见了面都要敬称一声哥哥,那是因为他有着“及时雨”的美名,可若是一位皇帝被冠上了暴君的恶名,试问天下的贤达之人谁还会投靠过来。

        不过杨康并不后悔,这是一个乱世,在乱世中只有枭雄才能存活下去,他设想过若是完颜洪烈处在他那种状况会怎么做,皇帝陛下最终认定完颜洪烈会比他杀的更多,虽然完颜洪烈已经死了,可杨康觉得完颜洪烈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了。

        为了维护皇城的正常运行,皇帝陛下没有杀掉那些真正做事的下层官吏,此刻他不需要那些只知道一心和蒙古议和的大臣们,而是要全城一心,坚守中都城,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杨康要争取的是时间,只希望一切别来的太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