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海的一天好似一天,但是行动受损,走路犹如喝醉酒的人,东倒西歪,大海爷爷见孙子变成这样,老泪纵横,以为孙子手术做完就能跟正常人似的健健康康,却没想到走路还不如一个残疾。

        大海每日住院,早上打针,下午做康复,护工王阿姨跟着,大海爷爷在一旁默默学着,医生说康复要做一段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以后出院了也要隔三差五来医院训练,老人听到安夏对医生说,不考虑费用,对大海进行尽可能救治。

        看到安夏对孙子尽心尽力,老人也渐渐坚强,外人都能做到这一步,外人都不放弃自己的孙子,自己更不会放弃,他让霍怀仁给自己写了乘坐公交车的路线,拒绝霍家开车想送,自己摸索起如何搭乘公交来医院。

        渐渐地,大海爷爷开始每天到医院,他每次来都能看到安夏陪着孙子,大海爷爷已经不知道怎么感激霍家,随着治疗,大海达到临床治愈,从脑外科转入康复科,他还要继续在康复科住院治疗,时间不等。

        “王阿姨,感谢这段时间你对大海的照顾。”

        “这有啥感谢的,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照顾病人,您还没少给我买吃喝,安夏姑娘,您是个善良的人。”

        王阿姨发自肺腑说出最后一句话,大海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当初在车站行乞,安夏不光不嫌弃,还给他花钱治病,孩子做了手术后,每日都来医院,没有一天拉下,她做了五年护工了,像安夏这样的她头一次见到。

        “这是剩下的钱,这是我开销的账本。”

        安夏看着一个小纸壳上记着清清楚楚,几月几日买小米粥,几月几日买面条等等,这位护工阿姨做事确实认真,她抽出里面的一百块钱,递给王阿姨。

        “王阿姨,这是感谢你的,你别推辞,要不是你照顾的这么好,大海也不会这么快恢复,这一百块是一点心意,请一定收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